重庆大学校庆(重庆大学校庆九十五年校庆张圣奘教授)
重庆大学建校92周年了,你知道哪些名人是毕业于重庆大学吗?
重庆大学建校92周年了,沈其韩,盛金章,谢学锦等都是毕业于重庆大学的。
任正非,华为公司创始人,看到楼上都在介绍他,确实不得不提。如今中美贸易战,华为公司的坚韧也着实体现了中国企业的强大。而这么优秀的企业的创始人也是我们重庆大学走出去的校友,因为他优秀的预见性和杰出的管理能力、领导力,将华为变成了如今震惊世界的科技王国。
南京理工大学也是北美制裁的.高校之一,南京理工大学在工程学、材料学、化学、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建设实力十分雄厚。该校也是我国“国防七子”院校之一,王牌专业是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,在全国排名是数一数二的,此外我国炮弹研究的科研人才有不少都来自于南理。
重庆大学校庆宣传口号
〖壹〗、耐劳苦、尚俭朴、勤学业、爱国家。重庆大学(Chongqing University),简称重大(CQU),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,成立于公元1929年10月13日。公元2019年10月12日,重庆大学喜迎九十华诞。2019年10月12日上午8点30分,重庆大学建校90周年纪念大会在重庆大学A区风雨操场举行。
〖贰〗、重庆大学沙坪坝A区和虎溪校区北门的墙壁上,镌刻着该校12字校训——耐劳苦,尚俭朴,勤学业,爱国家。这12字校训具有深远的意义,承载着重庆大学的精神传承。这12字校训是如何诞生的?重庆大学的校训经历了三次重要的改动。
〖叁〗、年75周年校庆之际,校方将“耐劳苦,尚俭朴,勤学业,爱国家”这十二个大字镌刻在了A区大门的两侧,作为了我们的第三代校训。从一毛钱的猪肉捐,到如今八十年的辉煌,重庆大学走过了一条坎坷不断的道路,同时也培养起了坚韧不屈,努力拼搏的传统精神。
〖肆〗、年75周年校庆之际,校方将“耐劳苦,尚俭朴,勤学业,爱国家”这十二字镌刻于A区大门两侧,成为第三代校训。从过去的艰难岁月到如今八十年的辉煌历程,重庆大学培养出坚韧不屈、努力拼搏的传统精神。校方此举旨在让学子铭记学校发展历程和沧桑变化,不忘历史使命,完善自我,造福社会。
重庆大学钟塔广场钟塔历史
重庆大学的钟塔广场,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。这座钟塔是在1989年重庆大学60周年校庆之际,由校友们慷慨捐建,作为对母校的珍贵礼物。设计它的大手笔是著名雕塑家龙德辉教授,他的匠心独运赋予了钟塔独特的艺术魅力。钟塔以其灰色瓷砖镶嵌的外观,成为校园内一眼就能辨认的标志性建筑。
每当上课时刻,你总会被那深沉的钟声所吸引,这钟声源自于重庆大学的钟塔广场。钟塔按照一定的规律报时,早上八点、中午十二点、晚上十点,它们犹如学校的无声守时者。然而,偶尔你会发现钟声并不完全准时,这引起了论坛上学生的讨论,校方随后会进行调整,可能是由于机械磨损或者时间的自然流转。
重庆大学的标志性地标之一,钟塔广场坐落在学校的A区中心区域,当你步入A区大门,沿着那条蜿蜒的林荫大道漫步,你会在不经意间来到这个充满魅力的广场。它不仅是校园交通的交汇点,更是学子们日常活动和休闲的热门场所。广场的核心是一座庄重的钟塔,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底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。
第一个建筑:虎溪钟塔。其实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和A校区都有一个钟塔,但我偏爱虎溪校区的这个。下面是我在某个春天的时候,白天和夜里分别拍的一张图。白天的钟塔低调、踏实,夜里的钟塔发光发热,像一颗天上的恒星。
钟塔广场的校训墙一直是重大的精神堡垒,“研究学术,造就人才,佑启乡邦,振导社会”,这十六个字承载了太多太多的历史意义。 十六字真言摘自于《重庆大学筹备会宣言》,比重大的历史还早上了几个月,是我校第一代的校训。现代高等教育机构有三大任务:学术研究,培养人才,服务社会。
位于钟塔广场的校训墙,不仅是重大的精神象征,更是历史的见证。“研究学术,造就人才,佑启乡邦,振导社会”,这十六字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意义。它源自《重庆大学筹备会宣言》,比学校历史还要早几个月,成为重庆大学第一代的校训。
重庆大学工学院楼的历史痕迹
〖壹〗、重庆大学75周年校庆时候,校友们捐建在工学院大楼身后的大轰炸纪念碑,这是一块用残埂断墙垒筑的石碑,石碑用阴刻的金色文字记录了重大那段烽火中的故事。纵观工学院走过的历程,每一个脚印都留下深深的痕迹,1935年10月,四川省立工学院并入重庆大学,重庆大学始建工学院,下设土木系,采冶系和机电系。
〖贰〗、工学院楼的历史痕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建造年份与历史印记:工学院楼建于1935年,其窗户等建筑细节上保留了当时的印记,如挂着斑斑锈迹的铸铁窗框下刻写的一行隐约的数字“1935”,这是历史的直接见证。
〖叁〗、重庆大学工学院楼建于1935年,作为重庆市二级文物保护单位屹立在幽静的重庆大学校园中。这是一幢3层的欧式建筑,用坚固的石材垒成。1940年5月29日曾在轰炸中遭重创。2004年已修复。